伺服电机编码器是一种传感器,它通常被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轴上,用于测量和反馈电机的旋转位置、速度和方向。这种编码器能够将电机的机械运动转换为电信号,从而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。
伺服电机编码器信号测量时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一、信号理解
A、B信号:这是电机位置脉冲信号,通过A、B信号的相位差可以辨别转向。A和B信号的频率相同,相位差90°,它们的占空比均为50%。
Z信号:零位信号,电机每转一圈,在零位会产生Z脉冲信号。
U、V、W信号:用于启动位置的推断。
二、测量注意事项
相位差:
A、B脉冲的相位差并不正好为90°,A、B脉冲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也不恰好相等。
在进行T法测量时,不能使用两个相邻的脉冲,而是要用相同信号的相同沿(如A信号的上升沿到下一个A信号的上升沿)进行测量,以确保准确性。
修正系数:
事先对每个沿的间距进行测量,并算出修正系数,进行实时修正,以减小测量误差。
但这种方法可能因电机角度或转速的变化而导致修正系数不准确。
Z信号抗干扰:
Z信号可能受到干扰,导致误判。因此,需要对Z信号进行抗干扰处理。
可以通过A、B、Z之间的相关性来增强抗干扰能力,如采用窗口法,在零位附近设定一个窗口,只有在窗口内出现的Z信号才被认为是有效的。
三、安装与维护
安装:
编码器轴与机器的连接应使用柔性连接器,避免给轴施加直接的冲击。
在轴上装连接器时,不要硬压入,以免损坏编码器。
维护:
不要将编码器进行拆解,以免损坏其防油和防滴性能。
防滴型产品不宜长期浸在水、表面有水、油时应擦拭干净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配线:
配线应在电源OFF状态下进行,以避免损坏输出回路。
配线时应充分注意电源的极性等,以避免损坏内部回路。
应避免与高压线、动力线并行配线,以减少感应造成的误动作。
电线延长:
延长电线时,应在一定长度以下(如10m以下),并考虑电线的分布容量对波形的影响。
应使用电阻小、线间电容低的电线(如双绞线、屏蔽线),以减少信号间的干扰。
振动:
加在编码器上的振动可能成为误脉冲发生的原因。因此,应对设置场所、安装场所加以注意。
综上所述,伺服电机编码器信号测量时需要注意信号的理解、测量方法的正确性、安装与维护的规范性以及配线、电线延长和振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。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编码器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从而提高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性能。